洗腦文,大多數聽到保險業務員說的都類似下面這篇
但...一堆風險沒講...
不是我喜歡標新立異,而是對原本就有問題的事~不敢茍同
洗腦文如下:
1.健保。(每個人都有,但是現在愈來愈多項目健保不給付,所以必須要靠商業保險來補足)。
2.多花的-實支實付來補足(部份負擔、指定醫師、指定用藥、新的器材、新的療法、標靶治療藥物、手術等等)
3.少賺的。定期醫療、終身醫療來補足(住院老闆不會給你薪水,或是請人當看護等等)。
特別注意,有些醫療險,手術只有理賠特定手術的部份,就是依條款上面有的才理賠,這要特別注意的地方,不然到時候,動了手術沒理賠,所以最好研究一下保單條款,看不懂的人,請人幫你整理一下比較好。
以上,算是小問題,不用花太多的錢可以解決。
PS:終身醫療部份,年紀大了,假如60歲以後退休,沒有了收入,能不能繳保費,這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去深思的問題,定期醫療(一年一約,保費年經時底,負擔輕,但會隨年紀愈大,保費愈來愈貴),終身醫療(繳費20年,保障一輩子,但有額度制限,例如目前最高是3000倍,即住院1天1000元,有300萬的額度,保費較貴,且保費固定,前20年負擔較重),依每個人的經濟狀況去做考量。
早期定期醫療都是保障到70(75歲),但現在亦有繳費終身型的定期醫療(1年1約,繳費至99歲)。建議最好多多參考幾家比較合適。
如果醫療險一直繳保費,繳到70(75歲)以後,醫療保障就沒有了,你覺得合理嗎?
以下,大問題,遇到時,需要花一大筆錢~
4.癌症、意外事故、壽險、重大疾病、特定傷病、長期看護、全殘補助等-一旦發生,醫療費用數字非常可觀,例如香港資深藝人“肥肥”沈殿霞等(癌症)、許瑋倫(意外事故)等等,每天打開蘋果日報,就有許多人不管是因為疾病(例:馬兆駿…等)、意外事故(台中市市長夫人邵曉鈴),造成家庭經濟非常大的負擔。很多人就是被醫療費用,拖到破產的,不在話下。
5.豁免保費-保險中的保險,幫保險再買一張保險,保險裡面最重要的。(例如:星星王子、邵曉鈴夫人),發生這些事情後,還能不能工作都是個問題,這時候還要再繳保費,你覺得合理嗎?特別要注意的就是,失能豁免(失能即1.失去工作能力;2.不能從任何工作中獲取報酬,如老師失去雙手)這個條款,由於保險公司認定(老師可以去賣彩卷)和保戶(沒有雙手怎麼教書?)認定上的差別有所不同,網路上很多"失能"的保險糾紛就是這樣子來的。
最常見的是,因為意外或疾病造成二至六級殘或是重大疾病,三個滿足一個即可豁免保費(就是保險費用不用再繳,不管是醫療險,或是基金(投資型保單),當然,也有1~6級殘豁免保費(1級殘視同身故即全殘)。
6.附約延續權,一般醫療險都是一個終身壽險當主約,下面再附加醫療險當附約(保費通常比較便宜),當然也有醫療險當主約的,有些保費會比較貴。所以當主約失效(例如1級殘,理賠壽險金額以後,主約就失效了),那醫療附約全部都失效了,你覺得合理嗎?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這篇還算比較有良心一點
還有寫出有些醫療險,手術只有理賠特定手術的部份,就是依條款上面有的才理賠
但像"如果醫療險一直繳保費,繳到70(75歲)以後,醫療保障就沒有了,你覺得合理嗎?"這條...我反問
"如果繳了20年貴梭梭的保險費,結果到70(75歲)以後,連住個院還要自費3/4以上的病房費,還有一堆新醫療技術全都不理賠,你覺得合理嗎?"
"還有...那一家保險公司能保証一定可以活的比你還久嗎?"
這是終身醫療險會遇到的問題,業務員會說嗎?(說不定連想都沒想過)
前面三項寫的很實在
買保險~就是買會擔心的部份
把擔心部份的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身上
而不是買了保險後,卻延生出更多的風險留在自己身上
(例如失業沒錢繳保費、保險公司倒閉...等等)
所以第二項的住院醫療實支實付是醫療險裡面最重要,也要第一項規劃到~保額也不能太少的保險
比第三項的住院醫療還重要
看理賠的項目吧~你會擔心住院的自費用藥的錢、新的器材、新的療法、標靶治療藥物、手術
還是會擔心住院老闆不會給你薪水,或是請人當看護
來決定需求規劃那部份的險種
所以能面對面談,了解需求後
才能真正把錢花在刀口上